当前位置:首页 > 网海拾贝 > 正文内容

初学哲学者如何读完晦涩难懂的哲学书籍?

shisansang3年前 (2021-10-03)网海拾贝58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153079


作者:陈平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153079/answer/12025472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我本身并非哲学专业,邀请我回答似乎找错人了,不过作为一名如假包换的民哲,我斗胆分享一下我学习哲学的一些心得和经验,假如这些东西值得你借鉴,就给我点赞吧,我一定不会吝惜拿来给大家分享。

第一个条件:想要学好哲学,一定要得30岁以后才是最适宜的,因为人的理性在30岁以后才算进入成熟稳定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才会有质的突破,30岁以前,你做什么事情都无法做到专注、缜密、换位思考、置身局外的反思。我尝试思考过人为什么30岁之前无法做到我说的这些,因为心力和定力不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人的注意力在爱情、友情、社会关系、物质生活之中,人容易受情绪左右,这个时候,你学哲学根本就无法有所收获的,人一定要稳定下来,头脑具有对事物进行抽丝剥茧的思考,才能具备学哲学的心理质素。

第二个条件:要学哲学之前,你一定要问自己,你为什么要学哲学?
如果你只是想装B,我建议你读读哲学史就可以了,你可以拿这些材料在朋友圈里作为高谈阔论的资本,没有人会怀疑你没学过哲学。
如果你想发财,想升迁,想给自己的生活锦上添花,那么你还是别折腾自己了,读读马哲和毛选就可以了。那些能满足你的需求,但是哲学不行,因为哲学是无用之用。
假如,你想要自己变得聪明一些,智慧一些,学哲学才算是对了头。因为哲学是万用之本。没有哲学工具,你的知识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你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大打折扣。
让自己变得智慧,首先要认识自己,要认识自己,就得认识人类,要认识人类就得认识世界,要认识世界就得认识规律,要认识规律就得认识法则,要认识法则你要认识真理,要认识真理你得理解存在,要理解存在你得研究形而上学,要弄明白形而上学你得借鉴神学。
哲学之路是漫长的,同学,你要坚持住。

第三个条件:学会选书。
常常有这么一个现象,很多人把哲学书(国内译本)翻了一遍不知所云,妈的,明明这些字我都认识,这些词语和句子我都熟悉,可就是没弄明白到底在说啥。然后你就看国内学者的解释著作,包括哲学史,哲学解读方法,方法论。最后你变成了一个马哲主义者:原来马哲才是真理啊,早知道这样我学马哲就可以啦。呵呵,这样跟在大学学习马哲没有什么区别,千万别走这条路。

怎么选书才是对的呢?我个人的经验是:既然哲学是从古希腊开始,那么我就选这些古希腊人的作品来看作为我的敲门砖,因此我的第一部读物是帕拉图的《理想国》,这本书以对话的形式开启了我的哲学学习之路。读完这本书,我产生了两个疑问:善是什么?真理是什么?善是道德里的善还是道德外的善?真理是不是善?两者有何不同?真理和我们的科学真理是同一个东西吗?苏格拉底所说的真相到底是不是指的那个真理?他的洞穴比喻里边,隐藏了多少秘密?其他的人是如何理解这些问题呢?为了寻找答案,我开始对哲学史好奇了。我的第二部读物就是《西方哲学史》,它的作者是罗素。我为什么选他的作品,因为是一个近代的学者,同时他又是一个哲学家。而且他的绪论部分有几段话切中了我心中的疑问。

罗素是这么说的: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皮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思辨的心灵所最感到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而神学家们的信心百倍的答案,也已不再象它们在过去的世纪里那么令人信服了。世界是分为心和物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心是什么?物又是什么?心是从属于物的吗?还是它具有独立的能力呢?宇宙有没有任何的统一性或者目的呢?它是不是朝着某一个目标演进的呢?究竟有没有自然律呢?还是我们信仰自然律仅仅是出于我们爱好秩序的天性呢?人是不是天文学家所看到的那种样子,是由不纯粹的碳和水化合成的一块微小的东西,无能地在一个渺小而又不重要的行星上爬行着呢?还是他是哈姆雷特所看到的那种样子呢?也许他同时是两者吗?有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而另一种是卑贱的呢?还是一切的生活方式全属虚幻无谓呢?假如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它所包皮含的内容又是什么?我们又如何能够实现它呢?善,为了能够值得受人尊重,就必须是永恒的吗?或者说,哪怕宇宙是坚定不移地趋向于死亡,它也还是值得加以追求的吗?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炼的愚蠢呢?对于这些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各派神学都曾宣称能够做出极其确切的答案,但正是他们的这种确切性才使近代人满腹狐疑地去观察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如果不是对于它们的解答的话,——就是哲学的业务了。

  你也许会问,那末为什么要在这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上面浪费时间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以一个历史学家的身分来回答,也可以以一个面临着宇宙孤寂的恐怖感的个人的身分来回答。

  历史学家所作的答案,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在本书内提出来。自从人类能够自由思考以来,他们的行动在许多重要方面都有赖于他们对于世界与人生的各种理论,关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理论。这一点在今天正象在已往任何时候是同样地真确。要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哲学;要了解它的哲学,我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自己就是哲学家。这里就有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人们生活的环境在决定他们的哲学上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反过来他们的哲学又在决定他们的环境上起着很大的作用。这种贯穿着许多世纪的交互作用就是本书的主题。


我觉得罗素的思路跟我比较搭,他的观点比较折中,不会偏科学也不会太接近神学。很多人说罗素的不够客观,我只能呵呵了,自我读书以来,我从来不认为任何一部著作是客观的,只要是人写的书包括历史,你都会有个人的观点。《史记》,经常有太史公曰这句话。即便是修昔底德,也有他的观点。要客观的话,除非你让上帝来为人类写一部《人类哲学史》。哲学史不同于人类历史,它不仅仅记录某年某月有某事发生,而是记录了每个贤者的思想主张,这些贤者的思想主张是靠后人阅读其著作理解和总结出来的,他们本身不会直接告诉你我说这个概念的真实所指是什么,因为哲学里有些概念用语言文字是表达不出来的或者表达不全面不清楚的,每个人阅读理解水平都不一样,谁敢说自己理解的东西就是诸位贤哲们所指的意思?所以,没有客观不客观的哲学史,只有你根据自己的判断,认同这些哲学史中,哪一类观点与你所理解这一领域所研究方向或者基本落脚点的位置更接近,你就选谁的书看,你认同的可以接受下来,不认同的再翻看其他的,比较之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整个过程需要你自己的判断力和理解能力。
所以,我选罗素的书,是因为他的部分观点跟我的某些直觉比较吻合。

看完罗素的书,有些观点我不认同的,我再看哲学著作,觉得的确有很大出入,我在翻看其他的《西哲史》,互为补充。我强调一点,中国学者编的哲学史建议你就别浪费钱和精力,你想想体制差别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他们的更加无法做到客观,这点你懂的。

看哲学史,是帮助你理解这些伟大的哲学家们写书的目的和时代背景,他们要告诉他自己是怎么理解这个世界的,当然,这些观点都附带历史书作者自己的理解。

看完了《帕拉图全集》,你得看《亚里士多德全集》,这两个人的书是不能不读的,因为,整个西方哲学史都是围绕这两个人特别是后者所建立的《形而上学》而展开解释和研究的。
这两个书看完了,你就开始摸到了哲学的一些门道了,如果你要更近一步深入理解《形而上学》,那么你就要么从两个方向去探索,一个是经院哲学,另外一个是近代哲学,两者结合,共同点就是形而上学的存在和上帝,分歧就是存在与虚无。经院哲学往往偏向于神学,存在代表了上帝,近代哲学特别是经验哲学往往更偏向于近代科学,存在代表了自然律(自然法则)。

整个哲学史的议案就是讨论存在到底是什么?是善、是真理还是上帝本身,或者是三者的综合。在这条路上,各路哲学大神开辟了自己的体系,有的偏重世界观的解读,专门研究思维认识能力和本源的问题,那是哲学上的认识论议题。有些偏重于思维工具比如范畴和逻辑,偏重于怎样才能正确的思考,怎样运用理性,它的局限性和边界在哪?这些属于哲学上的方法论议题。

所以,你要在哲学再进一步,建议各个领域都要涉猎一番,当然还有神学。推荐几个人的作品都要看一下:经院哲学:奥古斯丁,阿奎那,近代哲学:笛卡尔,洛克,斯宾莎诺。

如果你想要在方法论上再进一步,你就要看大卫休谟和康德的批判。

如果你理解康德没有问题,那么你再看黑格尔的吧。
以上,仅供参考,奉劝各位在读完《亚里士多德全集》之后,根据自己的疑问来选择方向。个人认为,在形而上学问题上,没有人能超出亚里士多德。再往上,就到神学了。

第四个条件:学会理解。
哲学书不同于文学类作品和技术类作品,哲学著作是人类思维书籍,它本身每一个用词都有严谨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指代每一事物的词非常容易混淆,特别古代和现代的语言习惯不同,造成了对最原始的事物的理解上出现模糊或者歧义也是正常的,因此要注意区分,第一不宜速读,第二不宜按教科书的教学习惯阅读,我们教科书是传道知识,这个知识是现在的知识,不是最基础的,但是哲学的知识却是最基础的,比如概念和范畴这两个词,初学者往往会认为跟我们现在讲的概念和范畴是一个意思,其实不是的,亚里士多德讲的概念和范畴指的是思维里的工具,人类没有语言的时候,这两个东西都是存在在我们的意识里面,他们跟时间空间一样是先验的。范畴活动的结果得到的直观就是概念,它是逻辑上的演绎结果。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范畴是教科书里划分的知识范围。不是我们思维里面那个范畴。日常生活里所说的概念,是大家对某一现象的约定俗成最直接的定义或解释,是属于共同经验的分析和总结,是语言文字的表述。但是哲学里所指的那个概念,是感性直观给出来的形式,是对某一印象最初的印象,在语言和文字还没有形成时,感官给出在脑海中的轮廓,比如婴儿刚刚开始认识世界那种状态。你明白了这些区分之后,你读康德的批判,就能理解他说的话,其实他大部分语境跟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是同一个东西,而他的“自在之物”就是亚里士多德说的“存在”。

呵呵,这些东西是靠本人分析思考作者写书的时代和背景得出来的结论,比如亚里士多德那个时代,在他之前,范畴概念这些文字性的东西还没有发明,语言和文字远远落后于人类的意识活动,先有意识活动,再有语言活动,最后才到文字记载。按照这种知识出现的时间顺序去推理解读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才算真正理解他具体所指。还有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体,是每一个概念里最基本的单位。比如个马这个实体的概念,他的实体就是一个马的理念(按标准模型程序来理解),去掉了颜色,各种细节的偶性,成为一个标准的完美的马的形式(在自然界没有完美的马,只有各种偶性的马,它们没有办法达到理念马的完美状态因为它们是物质的,物质的都有偶性,偶性就是不确定性代表了每个个体的区别或特征,我们通过偶性来辨认个体,比如通过你和我的外貌差别辨认出两个不同的人来)。

所以,正确的理解建立在科学的思考当中,所以,我之前给出学习哲学的第一个条件里:专注、缜密、换位思考、置身局外的反思这些条件是正确学习哲学必须具备的思维特质,它们一个都不能少,只有这样,你才能正确理解哲学知识里面的真实含义来。

哲学,不是一门容易上手的学问,一旦你上手了,也就宣告你真正入门了,你就能举一反三来,很多问题就能融会贯通,路就越来越顺了。这个还得靠你慢慢去体会其中的奥妙。

以上,是我读书的一点心得,认同的请点赞。

...............................




...............................

我发现对于哲学的理解,尤其是入门,应该看一些思辨对话类,而不是看论文研究那种,对话类常常有我们心中的疑惑被先人问了出来,这对入门就相当有益了。
我是从中国哲学入的门,要读中国哲学就要读文言文,才能体会那种微言大义,言简意赅。但是你也知道读文言文是很坎坷的,文字表面意义都难懂了,更何况是深层哲理。好在咱也也不着急啊是不,慢慢看呗,然后就越读越通顺越读越入味了,应该是一种兴趣在支撑,感觉那些人和那些哲理都好屌啊,用到生活中简直像内功心法一样指导着那些牛人的一生,基于对牛人的敬仰,就很想知道他的武功秘籍,然后就读得很有趣啦。
我最先看的是传习录,这对入门实在帮助太大了,哲学就是这样,不入门就是怎么都不懂,一旦你入门了就一通百通,不管是古今还是中外,都逃不出那些道理。现在再读其他哲学已经没有门槛。
总之读对话类、师徒类、答疑类的书对哲学入门非常有帮助。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153079/answer/1197370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静水深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