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海拾贝 > 正文内容

朱熹和王阳明思想上的主要差异

shisansang2年前 (2023-05-21)网海拾贝1553

孔孟朱王!无疑,朱熹和王阳明,是孔孟之后儒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思想家。朱熹的主要功绩在于对经典的诠释,尤其是《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取士的法定标准后,客观上极大促进了孔孟思想的传播。王阳明的主要功绩在于对朱熹理学思想中错误部分的扬弃,使理学回归到了孔孟正道,对于明清的思想解放有巨大的推动。

朱熹和王阳明的分歧,主要在于对《大学》中“格物致知”、“亲民”的解释和发挥,导引了后世不同的治学和为政方向。

“格物致知”语出《大学》。《大学》云:“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朱熹做了详解:“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朱熹析“心”与“理”为二,认为人虽然有良知,但事物的道理散见于事物上,需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格尽天下万物,大道才能贯通。也就是说,你要是不去孝顺父母,你就不会懂得关于孝顺的道理。与朱熹不同,王阳明则说:“致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这里的“致”,解释为“推广、扩充到”。王阳明的观点是“心即理”,良知即天理,天理就在人心。因为你生来就有孝顺父母的良知,你就会想尽办法去孝顺父母。你不是通过“晨昏定省”后才知道如何做一个孝子,而是因为你有孝心才会懂得去“晨昏定省”。

“格物致知”,在朱熹那里是对天理(包括事物之理乃至知识)的追求,尽管这也是一种行动,但本质上还是求知。为了让天下学子尽快掌握道理,朱熹觉得攻读先知先觉的圣贤的经典是捷径。以至于“格物”在朱熹那里几乎等同于“读圣贤书”了。朱熹的格物穷理,是一种非常艰难的被动的学习,因为天下永远有格不完的事物。尽管朱熹也强调“无有知而不能行者”,但毕竟求知的工夫花得太多,致力于行动的时间就少。所以,按朱熹的路子,学子大多知而不行。而王阳明认为“致知”就是“致良知”,格物是致知的工夫和手段。如,一个人欲致治病救人的良知,会努力钻研医术,使自己成为良医。王阳明强调行动,强调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路子,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确实是简易可行的成才路子。还有,王阳明将格物的“格”解释为“正”,以良知为规矩,使事事物物处于正道之中,确实符合孔孟的“中庸之道”。

朱熹释“亲民”为新民,几乎“祸害”了中国千百年。其实,在《大学》中,亲(親)和新,字本就不同。按朱熹“亲”通“新”的观点,则“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和“作新民”就该是“苟日亲,日日亲,又日亲”。

说“新民”,统治者就有高高在上的意味,他们便习惯以高人一等的姿态轻视民众、教化民众,乃至愚弄民众。其实,《大学》中的“苟日新”,是要人“自新”;“作新民”,是要百姓自觉地“自新”。所有的自新都来自于内在的动力,即受本性良知所驱使。而朱子的解释,由统治者承担“新民”的职责,完全背离了圣人之训。事实上,圣人只要求大人(君子、统治者、管理者)明明德,亲民即可。还是王阳明说得对,亲民已同时兼具了教化意。这种教化不是言传,乃是身教。王阳明之所以能在事功上取得比朱熹大得多的成就,主要就得力于“亲民”,也就是施行仁政,这完全符合孔孟之道。倒是朱熹的“新民”成为了封建统治的帮凶。

综上,提倡“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王阳明,反倒比表面忠于孔孟学说的朱熹,更具有孔孟真精神。难怪,牟宗三说倡导“致良知”的阳明心学是儒学正脉,而朱熹反是认别子为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静水深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列表

shisansang
shisansang
2年前 (2023-05-21)

二人都是对大学说的格物致知进行分析而提出不同理论。朱熹理学认为万物皆是由阴阳二气依据一定理结合而成,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万物背后的理,认识物理才能获取真知。
而王阳明认为理实际上人心的看法,由心而生,被欲望迷惑,因此破除物欲,人的良知就会显示,自然获取真知。

shisansang
shisansang
2年前 (2023-05-21)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在他看来,“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社会上儒家道德伦理。
他认为把握“理”就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就是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目的在于,融会贯通而明“理”。并不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
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就是王守仁,因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
王阳明以心学来更新理学,因此形成“阳明心学”
他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他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这点与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不同。
他们本质上对儒学的理解不同,儒学发展到宋明时期,渐渐的由理学转到心学
这就是不本质的区别把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