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境界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个故事,有一天,苏格拉底问一个年轻人:“世界上是先有鸡呢,还是先有蛋?”
年轻人不假思索地就说:“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当然是先有蛋!”
于是苏格拉底就反问说:“蛋是鸡下的,没有鸡,蛋是从哪里来的呢?”
年轻人又想了想说:“那还是先有鸡!”
苏格拉底依然不依不饶追问说:“你刚才已经说过,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没有蛋,鸡从哪里来呢?”
年轻人开始有点不耐烦了,反问苏格拉底说:“那你说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苏格拉底老老实实回答说:“我不知道。”
年轻人笑了说:“这样看来,你和我其实差不多啊!”
苏格拉底说:“不,我们不一样,你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我是知道自己不知道。”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他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做学问,求知识就存在这三种境界或者说感悟:
第一层: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二层: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三层:不知道自己知道
对于高考的学霸们,肯定是有所体验的。
宋代的青源禅师有过这样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由此
得来人生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在年幼无知的时候、我们都是一张张白纸,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一切事物都如此天真烂漫。就像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世间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是那么简单一统。世上的规则也是如此,我们随心率性、任性而为。我们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切的美好与温暖,我们不懂成年人的纷繁复杂,蝇营狗苟。却固执地相信一切,相信承诺、相信誓言、相信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最真实的。
当我们渐渐长大,开始在繁华世界中步步迷失。俗世中充满太多的诱惑,也充满太多欺骗;我们在真心假面中一次次跌倒,感觉被这个世界伤害的面目全非。于是,我们开始流泪,开始怀疑,开始思考。我们看山时会看到眼外的山,看水时会看到眼外之水。一切如雾里看花,亦真亦幻,似真似假。我们开始发现,世上的很多表象都是虚假的,而这个真实世界早就另有规则。
这时候,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仿佛自己已经练成一副火眼金睛,能够看透这个世界的法则。我们开始城府深筑,开始经营算计,开始老谋深算,开始好为人师。然而却不知世上还有一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是一种看透世事后的返璞归真。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对世事、对自己不断的反省。开始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开始思考自己作为人的归属与价值。无论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山都还是山。于是就开始了悟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的道理。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此山此水,在我们眼里,已经比最初的单纯表面多了一份内涵,这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之道了。
这也就是道家追求的自由无羁、物我两忘、逍遥自适,也是儒家“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从容中道。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他们对专注于自己所应为,就可以摆脱外在桎梏、回归人的自然本性,最终达到忧乐圆融、自在自由的境界。
简单的道理往往很深刻,道家思想是自然之道,无为不争是根本,那为什么简单的道理反而大家不照着做呢?其实是因为理性和欲望,老子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欲”字在《道德经》里面出现了20多次。
最近在读叔本华的思想,叔本华是西方悲观主义哲学家,也是近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开创者,叔本华对理性和欲望也有深刻的洞见。叔本华说,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低等动物,是因为我们有反省思维,有理性。
但理性对所有知觉着的主体有一种反作用力,人类自认为凭借着理性能力,要优于没有理性的低等动物,但人类的痛苦也比它们更多,更敏感。动物只活在现在,而人类除了活在现在之外,还活在过去和未来。
动物完全依赖当前的印象,依赖可以觉察到的动机;而人类则常常被与现在无关的抽象概念所决定。动物只有在死亡的时候才认识到死亡,而人类却在活着的时候,已经无时无刻不在死亡的阴影下忙碌。
叔本华还有一句名言,他说:人生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不到了满足,就会痛苦,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无聊和痛苦之间左右摇摆,其实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好了,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后面将继续分享这本书其他内容,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静水深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